茶叶也是茶树的树叶加工制成,为什么普通的树叶没有被做成茶叶呢?茶叶和树叶有什么区别?茶叶,简单理解就是山茶科,山茶属,茶树Camellia sinensis(L.) Kuntze的叶子。其他的植物不是茶树,所以它的叶子自然不能叫做茶叶。那如何区分茶叶和树叶呢?
秒杀价格最低的品牌茶,关注72匠微信
一、看光泽
茶叶正面有一层蜡质层,有一定的厚度厚且富有光泽,所以看起来油亮油亮的,一般来说嫩叶会比较有关这个,但不同的品种光泽也有强弱之分。
如果叶面粗糙黯然,毫无光泽的话,肯定就不是茶叶,就比如下面这个叶子,表面看起来有点磨砂质感,也不会反光。
二、看锯齿
真茶叶边缘有细密的锯齿,一般有16~32对,靠近叶尖的锯齿较密,而越靠近叶柄的位置锯齿越较稀疏或者没有锯齿。
完全平滑,没有任何锯齿,或者锯齿稀疏粗大的,一般来说就是别的植物啦。比如下面这个青冈树叶,锯齿就很稀疏。
三、看叶脉
茶叶有明显的主脉,从主脉分出侧脉,角度≥45°,侧脉数量在5~15对之间,延伸至距叶边缘1/3处,向上弯曲,与上侧叶脉相连,形成闭合的网状。
侧脉不是从主脉发出的,或者侧脉直接与叶边缘连接,就是普通的树叶而已。下图中叶子的侧脉虽然是从主脉发出,但直接延伸到了叶片边缘,所以不是茶叶。
四、看绒毛
茶树叶片背面的茸毛,除主脉上的外,大多绒毛基部短,弯曲度大。仔细看一下,这种绒毛是“扑倒”的,一根根贴着叶片走。
而其它植物叶片,可能没有绒毛,或者绒毛呈直立状。比如下图中这个植物,绒毛在叶片上竖起来,根根分明。
五、看颜色
真的茶叶,仔细观看茶叶的外表,色泽乌润、均匀,每种茶类都有自己的本色,比如绿茶绿、红茶褐、青茶墨绿,茶叶看多了就能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而树叶制成的假茶,一般都是褐色或者深绿,有的绿的很不自然,跟平时见过的茶叶颜色差异比较大。
六、闻气味
茶叶鲜叶的话可以揉搓,会出现怡人的清香或花香,有采茶经验的朋友可能比较有体会,特别是茶叶在茶篓中碰撞了一会,会非常香,干茶用打火机点燃,也会出现馥郁芳香。
而树叶鲜叶揉搓一般会有青味,就跟割草坪的时候闻到那股闷闷的青臭气差不多,干叶片燃烧则也会出现青气和焦味,就跟烧落叶的味道差不多。
虽然树叶不能叫茶叶,但其中一部分还是可以用来制成代用茶,当做“茶叶”来喝的。比如苦丁茶、桑叶茶、刺五加叶茶、荷叶茶等,这些就是典型的代用茶。这些代用茶和真正茶叶的最大区别在于生物碱和多酚物质的含量,其中有些代用茶中也还有微量的生物碱和多酚物质,但是比例要远远低于茶叶中的含量。内含物的不同,当然也就使得口感也不一样。
当然不是。
铁观音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无性系品种,发现于18世纪上半叶,国家级良种。植株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树姿开张,枝条斜生,分枝部位低,疏密不齐。叶形椭圆,呈水平状着生,尖端渐尖略下垂。叶色浓绿油光,叶厚质脆,叶缘波状,略向后翻,齿疏钝,侧脉显。
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年生长期7个月。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有“好喝不好栽”之说。品质尤佳,滋味醇厚甘鲜,香气清芳高雅,汤色清澈金黄,叶底肥厚软亮,常以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而区别于其他乌龙茶。制红茶、绿茶品质一般。
铁观音品种有紫芽观音、红芽观音、白心尾观音、长叶观音、厚叶观音、薄叶观音、圆叶观音、白样观音、黄观音、金观音等几种不同形态品系,其中以紫芽和红芽为正宗,品质最佳,其余为变异正宗铁观音或嫁接奇种铁观音品系。
和杨树叶子没有关系
清茶(又名乌龙茶)。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
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铁观音因其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
铁观音成品依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可以分成三大类型
1、清香型铁观音: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偏向现代工艺制法,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最多。清香型铁观音颜色翠绿,汤水清澈,香气馥郁,花香明显,口味醇正。
2、浓香型铁观音:浓口味醇厚、香气高长、比较重回甘,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产品。浓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相对清香型而言,浓香型铁观音性温。
3、陈香型铁观音:由浓香型或清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并反复再加工而成,亦属半发酵茶叶。陈香型铁观音具有“厚、醇、润、软”等特点,表现为色泽乌黑,汤水浓郁,绵甜甘醇,沉香凝韵。其特质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红茶、黑茶,且有沉重的历史与文化沉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