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泡后变黄怎么回事儿(茶叶发黄了还能喝吗)

日期:2024-01-09 15:17:20 作者:

茶叶泡后变黄怎么回事儿(茶叶发黄了还能喝吗)

原因:

1、绿茶的水溶性色素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包括黄酮醇、花青素、黄烷醇和黄烷醇类的氧化衍生物等。

2、这些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呈黄绿色,而黄烷醇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

3、绿茶茶汤放置在空气中,茶汤中的黄烷醇会在有氧气条件下发生反应,使茶汤的颜色改变。

因为茶水表面浮着一层似油的东西是茶氲,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茶碱和可可等成分,泡茶时间过长,茶叶中的咖啡因、可可充分分解而浮在上面,所以呈现黄色。

因为茶汤内有一些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胡萝卜素和一些挥发性香气成分等。这类浸出物质比重较轻,漂浮在茶汤表面。

当茶汤到达一定高温时,茶汤上下有了一定的温差,产生了水蒸气。而水蒸气因为这层“油”的阻隔,没办法立刻挥发到空气中。茶氲的形状不停变化,就会时而像雾、时而像油,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来。

扩展资料:

喝茶的讲究注意事项——

1、讲究喝茶有量

每日饮茶2~6克。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2、不饮过浓的茶

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3、临睡前不饮茶

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茶叶变黄实际上茶叶中茶多酚的氧化,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的总称,包括叶绿素,茶黄素,儿茶素等。叶绿素在常温下也是属于不稳定物质,与空气接触就会慢慢氧化,随着温度升高氧化的速度会加快,到八十度就有阈值,分解氧化速度飞跃,所以做菜做茶的时候会焖黄,泡茶的时候也一样,为什么很多不用开水泡绿茶或者不焖盖,也是防止叶绿素过快的分解,使汤色失去鲜绿色。

经过高温天气变黄的茶叶,可以喝,但是在口味和汤色上有所变化,如茶叶的鲜味没有了,香味变淡了,汤色变黄了,甚至会发混,喝只要不是受潮发霉的情况都是可以喝的。其实茶叶并不复杂,就用色香味形去对比就行了,少听一些金融茶陈茶神茶的忽悠,尤其是那些吹嘘炒作天价的神茶,茶叶是喝的,并不是装的,这个优质提问就是如实的提出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

声明: 本文由聚茶芫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