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要泡出口感丝滑,汤色鲜亮的茶汤并不难,只要掌握其中的几个关键点,并且对各种茶叶的特点清楚之后,操作起来就变得很轻松了。
茶叶的品类多种多样,但是共同点都是把新鲜的茶叶摘取之后,经过多种工序炒制之后,最终形成了可以泡的茶,也因此,把茶叶中的精华都锁在了茶中,经过炒制的茶,在水泡之后会更加容易把对人体有好处的微量元素释放到茶水当中,因此,泡茶时候放入的茶叶量的多少,直接对茶汤的口感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茶叶放的较少,那么茶汤的口感会清淡无味,香味不够突出,不够浓郁,喝起来不会吧,茶叶真正的特点发挥出来,如果茶叶放的过多,喝起来就会有苦涩的感觉,并且颜色会变得很重,是口感变得很差,建议泡茶的时候最好是先少放一些,如果口感偏淡,再逐渐的增加,这样泡茶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并不是越热的水就能够泡出来越好的茶,有经验的泡茶师傅都知道,当水温在八十到九十度左右时,这样的,开水泡出来的茶叶,才能够把,茶叶当中的成分最大化的激发出来,并且不会对茶叶造成因温度过高,而过早的把茶叶当中的营养成分激发出来,而在后续的泡茶中,茶水会变得清淡无味,茶叶的口味也是经过泡茶的次数变化的,它有一个层次感,从刚开始的茶香浓郁,到中间的清甜,再到最后得回甘,都需要慢慢的品味。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我们在买回来茶叶的时候,茶叶里面难免少不了一些杂志和细小的灰尘,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喜茶来吧,茶叶当中的杂质给去除出来,但是这个茶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血查的时间过长就会把茶叶当中的营养过多的浪费掉,如果说西塘的时间过短,反而会对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有所影响,一般我们喜茶的时候,最好是通过杯壁慢慢倒水,当茶水漫过茶叶之后,经过3到5秒的时间,快速的把茶水倒掉,然后再往杯中倒入开水,停留5到7秒的时间,把第一泡倒入杯中就可以饮用,第二泡第三泡中间的时间需要不断的延长,才能够把茶叶的口感提升上来。
想要泡出好的茶汤,其实并不难,只要是掌握住了其中的诀窍,新手也能够泡出好的茶汤。
茶叶怎么泡不会黄:准备一个玻璃杯,烧开一壶水,将茶具用开水洗净,然后向玻璃杯投入干茶,注入晾置的开水,茶水比例为1:50,待茶叶完全浸润,等待2分钟,即可品饮,注意水温不宜过高,绿茶为80℃,使用玻璃杯冲泡不宜盖盖子,否则容易局部温度过高而烫伤茶叶变黄。
泡茶的三大要素
泡茶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因此,我们将茶之用量(茶水比)、开水温度、冲泡时间归纳为泡茶三要素。
茶叶用量(茶水比)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和茶叶等级而定。一般来讲,细嫩的茶叶用量稍多一点,成熟的茶叶用量稍少一点;加工时揉捻轻的茶叶用量稍多一点,加工时揉捻重的茶叶用量稍少一点。
普通绿茶、红茶、花茶,以一克茶叶,冲开水60-70毫升为宜,容水量250毫升左右的茶杯或茶壶,投放3-4克茶叶。
乌龙茶,习惯浓饮,茶汤量少而味浓。因此,乌龙茶冲泡时用茶量要增加,通常以干茶体积在茶壶中所占比例来衡量,中小型茶壶(400毫升以下)茶叶用量约为茶壶体积的一半或三分之二(视茶叶形状而定),一般是一克乌龙茶冲 20-30毫升开水。
普洱茶,也习惯浓饮,泡茶用量也较普通红茶、绿茶多。
细嫩茶叶,品种众多,因鲜叶采摘标准和加工方法不同,品质特性差异很大。一般来讲,揉捻特别重的茶叶用量应少一点,如南京雨花茶、碧螺春等,一克茶叶冲70-80开水为宜。揉捻特别轻甚揉捻的茶叶至不用量应多一点,如开化龙顶、白毫银针等,一克茶叶冲40-50开水为宜。
开水温度泡茶的开水,一般采取现沸现泡,以刚刚达到摄氏一百度的开水泡茶最为适宜,此时揭开烧开的水壶盖,初见鱼眼大小的水泡,即“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时候。
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南京雨花茶、蒙顶甘露等,由于原料细嫩,泡茶开水的温度应适当降低,一般掌握在摄氏八十至九十度较为适宜。如温度太高,会使茶叶泡熟变色,香味俱减,茶叶中对人体有利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等也易遭到破坏。如温度过低,有效成分浸出速度慢,等候时间太长。
白茶,加工时为保毫香以文火干燥。因此,冲泡白茶的开水以摄氏七十度较为适宜。
冲泡时间因茶叶种类、茶叶形态和泡茶器具而有所不同。据研究测定,茶叶经沸水冲泡后,首先从茶叶中浸泡出来的是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等,一般泡到3分钟时,上述物质在茶汤中已有较高的含量。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茶汤具有鲜爽醇和之感,但不足之处是缺乏茶汤应有的刺激味。以后,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陆续被浸提出来,一般浸泡到5分钟,茶汤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已相当高了,这时的茶汤,喝起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相对增加。因此,要使茶汤有醇厚、鲜爽之感。对一般的大众绿茶、红茶来说,冲泡3-4分钟后饮用能获得最佳的味感。
乌龙茶多以小茶壶、茶多水少和现沸开水冲泡,冲泡时间宜短。通常第一泡泡四十五秒至一分钟,第二泡泡一分半钟,第三泡泡二分钟左右。
白茶冲泡时,要求冲泡水温在摄氏七十度左右,一般4-5分钟后,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10分钟后方可品饮茶汤。
细嫩名茶,特别是揉捻重的细嫩名茶,如无锡毫茶、南京雨花茶等,茶汁浸出速度快,冲泡时间要短,一般泡2-3分钟就可饮用。做形用力小的茶叶,如江山绿牡丹、开化龙顶等,冲泡时间要适当延长,才能冲泡出滋味鲜醇的茶汤。
茶叶用量(茶水比)、开水温度、冲泡时间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品茶者可根据所选择的茶叶、器具、和自己对茶味浓度的爱好灵活运用。
2.泡茶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即使是同一种茶类,由于原料老嫩、加工方法不一,也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也就是说,在从多的茶叶花色品种中,由于每种茶的特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偏重或色、或香、或味、或形)这就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泡茶方法,以充分发挥茶叶本身的特点。
概括现有的泡茶方法,大致可分为杯泡、盖碗泡和壶泡三类,其程序分述如下:
杯泡程序:备具、备茶、备水、赏茶、置茶、浸润泡、计时、冲泡、计时、(奉茶)、品茶、续水。
盖碗泡程序:备具、备茶、备水、赏茶、置茶、浸润泡、计时、冲泡、计时、(奉茶)、品茶、续水。
壶泡程序:备具、备茶、备水、温壶、赏茶、置茶、头泡、计时、温杯、分茶、(奉茶)、品茶、二泡、三泡。
冲泡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其它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可谓是“浅茶满酒”。冲水的方法,杯泡和盖碗泡民间常用“凤凰三点头”之法,即将水壶下倾上提三次,其一中表示主人向宾客点头,表示敬意;二是可利用水注的冲力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壶泡法民间采用高冲低斟的方法,高冲,是提起水壶于稍高处(离茶壶口十五厘米左右),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大壶)或直流冲水法(小壶)将水冲入茶壶。低斟,是茶泡好后,再由低位慢慢倒出,壶嘴最好贴近杯沿,以免香气散失,汤温降低。
如给客人泡茶,奉茶时,要脸带笑容,最好用茶盘托着送到客人面前,并用手示意请客人用茶,客人接茶,也应示意致谢。
续水要及时,当茶汤饮去一半或三分之二时,应添加开水。如把茶水全部饮尽再加水,那么,加水后的茶汤就会淡而无味。续水通常2-3次就够了。
茶叶泡时间久了,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会自动氧化,导致茶水颜色变深。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直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
扩展资料:
不同茶叶的最佳冲泡法
1、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2、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
红茶是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3、乌龙茶:用沸水多次冲泡。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
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参考资料:人民网-千万不要喝这10种茶喝了小心毙命!
人民网-不同茶叶的最佳冲泡法你都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