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老茶叶如何醒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普洱茶的醒茶技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如何正确醒茶
醒茶怎么“醒”?常见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针对有一定陈期的茶叶,冲泡前和冲泡时都需要醒;二是新鲜度比较好的茶叶,如密封保存的绿茶和红茶等,通常只需冲泡时醒茶即可。
下面我们以普洱茶的几种形态为例,看看正确的醒茶应该怎么做。
茶与酒,两生花。红酒要醒酒,普洱茶也需要醒茶。
陈期越长的普洱茶,越需要醒茶。合理的醒茶可以让尘封的普洱茶换发活力,呈现最佳状态。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新老之别,还有散茶和紧压茶,不同的普洱茶,醒茶时有什么区别呢?
一、散茶的醒茶方法
散茶一般不需要再进行冲泡前醒茶,因为如果处于密封保存状态的散茶短时期醒茶意义不大;而如果不是密封保存的散茶,那它本身就处在一个类似长期醒茶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再继续醒茶,直接进行冲泡时醒茶,通常使用90-95摄氏度的开水,即入即出润茶(也叫洗茶)1-2次即可。
冲泡前醒茶主要针对紧压型普洱茶,如饼茶、砖茶、柱茶等,尤其是经过仓储的紧压型普洱茶,效果最为显著,下面以饼茶为例,讲解不同茶性的紧压茶应该如何醒茶。
二、新生茶的醒茶方法
新生茶茶箐鲜新度好,茶香较为清新,品饮时也以品其鲜新为主,因为是新茶还没有经过存储陈化,所以只需要冲泡前将茶饼撬散,放置于无阳光直射、干燥、无异味处0.5-1个小时即可。冲泡时醒茶为了避免产生烫熟味,新生茶用90-95摄氏度的开水润茶(洗茶)即入即出1-2次,即可完成醒茶。
三、新熟茶的醒茶方法
新制熟茶经过渥堆发酵,会有渥堆味,且茶品火气重,立即品饮会有燥火感,一般不建议品饮刚刚发酵完成的新熟茶,新熟茶一般存储半年再品饮,滋味会有较大的提升。如果是品饮新熟茶的话,先将茶饼撬散,放置于陶罐中,利用陶罐的透气性和吸附性,能够起到较好的吸附熟茶渥堆味的功效,吸收掉一部分新熟茶的渥堆味。
将茶罐放置于通风、干燥、无异味、无阳光直射处,根据熟茶渥堆味的轻重程度,决定放置时间。建议如果第二天要喝,在前一天就将茶品撬散,放入罐中醒茶效果较好。
四、老生茶的醒茶方法
老生茶因为经过长期的存储,醒茶就显得尤为必要。老生茶因为存储的不同可以分为专业仓库存储,以及个人存储。专业仓库存储的一般会有相应的仓味,个人存储的话在长期的存储中难免会有一些杂味。
醒茶前先闻茶品,如果有杂味、仓味,并且较重,可以将茶品撬散放在无阳光直射、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1-2天(具体时间以茶品杂味、仓味消散快慢和轻重程度而定),使茶品和空气充分接触氧化,提升茶叶中内含物质的活性。再装入陶罐中,如果杂味、异味依旧重的话再放入适量的活性炭包,利用陶罐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吸收掉老茶中的异味、仓味。老茶醒茶时间会相对长一些,通常1-2个周左右。
如果茶品本身香气较好,而杂味、仓味并不浓重,陶罐对茶品异味的吸附效果并不明显,可将茶叶放入陶壶中用热水淋壶,通过升高温度能使茶叶的杂味一定程度上消散,且有助于香味呈现。
冲泡时的醒茶,用沸水润茶(洗茶)即入即出1-2次,即完成醒茶。
五、老熟茶的醒茶方法
老熟茶醒茶时与老生茶类似,先闻茶品是否有仓味、异味,若无异味、仓味,将撬散的老熟茶装入陶罐第二天即可品饮。
若有异味、仓味先将茶叶放在通风、干燥、无异味、无阳光直射处,让异味、仓味消散之后,再装入陶罐放置2-3天。
冲泡时,先将茶叶放入陶壶中沸水淋壶后,再沸水即入即出润茶2-3次,即完成醒茶。
冲泡茶叶之前如何醒茶呢
在喝茶时,很多人有这种感觉,买回来的茶存放一段时间以后再泡,口感和茶香远不如刚刚买回来的时候,有些人以为是茶叶放陈了,所以口感、香气才会大不如以前。其实不然,如果茶叶还在保质期内,保存方法也得当的话,大多应该是因为少了一道“醒茶”程序。
所谓醒茶,是指茶叶在低温、密封、半密封环境中存放以后,茶性(尤其是香气)会陷入不同程度的休眠状态,在冲泡时需要运用某种合适的方法来让茶性苏醒,让茶叶的口感和香气达到最佳状态。
哪些茶叶需要醒茶在泡茶时,关于醒茶,有些茶友有些理解上的误区,觉得一些主张鲜饮的绿茶、黄茶、火工较轻的乌龙茶、红茶不需要醒茶,只有那些需要长期存放才能达到最佳口感的普洱茶生茶、足火乌龙茶、白茶、黑茶才需要醒茶,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错误的。
泡茶时,所泡茶叶需不需要醒茶,跟茶叶的品种无关,主要决定于人们的存放茶叶的方式。
一般说来,人们存茶的方式大致有短期低温密封存放(绿茶、黄茶、轻火乌龙茶)、短期常温密封存放(真空包装的轻火工乌龙茶、红茶)、长期常温密封(半密封)存放(普洱茶生茶、足火乌龙茶、白茶、黑茶)等几种方式。以这几种存放方式存放的茶,无论是哪种品种,都需要醒茶。而以常温、散装、没有密封的方式保存的,无论是哪种品种,都不需要醒茶。
醒茶的方法有哪些1.常温静置法
像一些短期低温密封存放的绿茶、黄茶,为了保鲜,人们会把这些茶放在冰箱中保存,这些茶的茶性会因为低温陷入休眠,如果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冲泡,口感的鲜醇和香气会非常的低沉。
冲泡这些茶时,可以提前一两天把茶叶从冰箱里拿出来,不需要拆封,直接将茶叶连同包装一起放在常温环境中,让它们的茶性在常温中慢慢苏醒就可以了。
2.闷醒法
所谓闷醒法,是指将茶具(盖碗、茶壶)用开水烫一下,将水倒掉以后,再将冲泡的茶叶放进去盖上盖子闷一两分钟,利用茶具上的温度(如果温度不够,还可以浇淋茶具外部)促使茶性苏醒。
这种醒茶方法的适用面很广,适合以各种存放方式存放的茶叶,即使是低温保存的绿茶、黄茶、轻火乌龙茶。而且,醒茶的效果也极佳,非常受有经验的茶友或者泡茶师青睐。
3.湿醒法
所谓湿醒法,是指在正式冲泡茶叶之前,利用特定温度的水将茶叶快速洗一下,然后盖上茶具的盖子(盖子留一条小缝,以免茶叶被高温闷坏),静置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后再冲泡。
这种醒茶方法适合那些需要洗茶、嫩度不是那么高的茶叶,如普洱茶生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不太适合普洱茶熟茶)等。
像一些品质很好、采茶时间比较靠前的茶叶,如明前、雨前绿茶,头采、二采绿茶、黄茶等,大多数人不会洗茶,所以不太适合采用这种醒茶方法。
像一些嫩度非常高的芽茶也不太适合使用这种醒茶方法,第一,芽茶因为太嫩,所以茶质析出很快,在湿醒的过程中,茶质也会快速析出,影响口感;第二,洗茶以后的水温有可能会把茶叶闷坏。
4.散(撬散)茶法
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讲究越陈越香,所以会被长期常温密封(半密封)存放,为了方便存放,人们会把这些茶压制成沱、饼(白茶)、砖,谓之紧压茶。
这些紧压茶经过长时间的密封(半密封)保存以后,茶性基本都会休眠。在冲泡之前,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喝茶量,把需要冲泡的茶叶从这些沱、饼、砖上撬下来,将这些撬散的茶叶放到醒茶罐里(防潮、防跑香)三四天,然后再冲泡。这样也能达到让茶叶茶性苏醒的目的。
这种醒茶方法适用于长期常温密封(半密封)的紧压茶,尤其适合普洱茶熟茶。
5.烘烤法
所谓烘烤法,是指在泡茶之前,将茶叶放到炭火(注意用火安全)上或微波炉里快速烘烤一下,利用温度促使茶性苏醒。
如果利用炭火烘烤,茶叶不宜离炭火太近,以免高温烧焦茶叶,烘烤时可以不停晃动茶叶,使其均匀受热,一两分钟足矣。
如果利用微波炉烘烤,温度在300-500度为宜,烘烤一两分钟就可以了。
这种醒茶法比较适合一些压制得不太紧的饼茶。一些压制得太紧,体型太厚的砖茶和沱茶,不太适合这种醒茶方法,除非是撬下薄块烘烤。
6.蒸茶法
所谓蒸茶法,是指利用水蒸气的热度和湿度,让紧压茶散开,同时也让茶叶的茶性在高温中苏醒。这种醒茶法适合那些压制得比较紧的沱茶和砖茶(多用于沱茶醒茶)。
利用这种方法醒茶需要注意的是,茶叶蒸散以后一定要快速晾干,然后收置(防潮、防跑香),每一次蒸茶的量不宜过大,以六七天的茶量为宜。
经过渥堆发酵的黑茶(普洱茶熟茶、六堡茶等)醒茶只适合使用散(撬散)茶法在黑茶中,有经过渥堆发酵的茶,比如普洱茶熟茶、六堡茶、渥堆发酵过的藏茶等等,这些茶醒茶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茶性的苏醒,也有散去茶叶中渥堆味的用意。
醒这类茶叶以散(撬散)茶法为宜,闷醒、湿醒、烘烤、蒸茶等方法则不太适合,因为后几种醒茶方法并不能有效去除茶叶中的渥堆味。
长期存放的普洱茶如何醒茶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要实现越陈越浓越香的核心价值,数年时间的存储是必要条件。为了便于运输和后期的存储,普洱茶基本都是以饼、砖、沱等紧压茶的形式出现。而普洱茶的存储环境相对密闭,干燥、清洁、避光、避风这些都是基本要求,紧压形态,并且长时间在这样的空间内存放转化,如果在冲泡前才临时从仓库取出茶饼,这样是没有办法立即完全呈现出普洱茶的品饮价值的。
所以,在决定开仓品鉴后,应提前一段时间将茶饼从仓库中转移出来,将茶饼由存储状态调整为即将冲泡的状态。
除此以外,有的茶友,会提前将整饼或部分饼茶解散,放于存茶罐保存。虽然看似是为了更方便后续冲泡,但其实解散茶饼也是醒茶的一种形式。由紧压形态到块状普洱茶,本来紧压在茶饼内部的茶叶也有了与外界接触的空间,同样也有利于加快醒茶。
最后就是正式开始冲泡前的“过水”,这个过程也叫“洗茶”“润茶”,要求是快进快出。“洗茶”,并非是字面意思,而是为了将茶品由干茶状态,调整为适宜冲泡的状态。经过“洗茶”,茶叶充分“苏醒”,倒出的水可以用来温杯,让茶叶、茶杯、品饮者都提前进入状态。
所以,醒茶并不是为了追求仪式感,而是冲泡和品饮普洱茶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老茶叶如何醒茶和普洱茶的醒茶技巧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