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茶是什么茶叶(闽红茶介绍)

日期:2023-12-20 09:21:33 作者:

闽北茶是什么茶叶(闽红茶介绍)

闽北乌龙茶的代表茶为大红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奇兰等,闽北乌龙茶的核心做特征为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制成的干茶条索壮结弯曲,色泽乌润,香气呈熟香型,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

闽北乌龙茶的代表茶有哪些:

大红袍

闽北乌龙中,当属武夷岩茶最出名。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说的就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生长在岩凹、石隙、石缝等构筑的“盆栽式”茶园里,从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吸收养分,茶叶质量高、回甘清甜持久,人称有“岩韵”。

而武夷岩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红袍了。大红袍的母树只有六株,长在九龙窠断崖上,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而且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滴落,为大红袍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大红袍独特的焙火工艺,更是赋予了它持久耐泡的特点,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

现在,从母树上采摘的大红袍已是很难喝到了,市面上卖的大多是大红袍的后代,或者水仙、肉桂等拼配而来的茶,但滋味也还是相当好的。

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为历史名茶,据记载水仙茶源起于清朝道光年间,而后栽种到武夷山。干茶条索壮结沉重,叶端稍扭曲,色泽绿褐油润;香气花香鲜锐,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岩韵显,汤色橙黄;叶底肥软黄亮,叶缘红点鲜明。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至今有近200年历史。条索紧结,叶端稍扭曲,色泽青褐淡黄带砂绿;香气辛锐,似桂皮香,有“香不过肉桂”之美誉;滋味醇厚甘润、岩韵显;汤色橙黄;叶底柔软黄亮、叶缘朱红。

台湾高山茶属于乌龙茶。

台湾高山茶外形美观整洁,色泽墨绿有光泽。台湾高山茶因产地不同,冲泡后各具独特的清香、茶香、果香、焦糖香等味道。台湾高山茶滋味醇厚,汤色橙黄,叶底柔嫩呈绿叶红镶边。

主要产区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山脉,海拔1000-2000米左右,台湾民谣高山情歌词中“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直接呈现出此区的好山好水,好风景,茶好自然不在话下。

另外阿里山、玉山、梅山的日出云海,各有特色,闻名世界,也投射出此地区所产的茶叶有其一定的质量与内涵。

注意事项:

由于高山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使用沸水泡制小叶或嫩叶型乌龙茶时,茶汤出水时间务必掌握在20~40秒之间。

闽南和台湾的高山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一、两者产地上的区别:

1、闽北乌龙茶产地包括崇安(除武夷山外)、建瓯、建阳、水吉等地。

2、闽南乌龙茶(South Fujian Wulong tea]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的乌龙茶。

二、品种划分上的区别:

1、闽北乌龙茶根据品种和产地不同,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品种(乌龙、梅占、观音、雪梨、奇兰、佛手等)、普通名枞(金柳条、金锁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腰等)。

2、闽南乌龙茶的主要品种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大叶乌龙、梅占、水仙。

扩展资料:

闽南乌龙茶的具体种类特点:

一、杏仁茶(也称“清水岩茶”)

外形:条形较紧结,略沉重,色泽乌绿。

内质:香气较高长,有杏仁味,滋味清爽稍鲜。

二、凤园春

外形:肥壮紧结,乌泽乌绿有鲜红点,砂绿明。

内质:香气高长,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音韵轻。

佛手(俗称香橼种,红芽佛手)

外形:条索特别壮实,圆结,如牡蛎干形状,色泽褐绿、乌绿。

内质:香气清馥,稍带香橼味,滋味醇和甘鲜。

三、八仙茶

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黄绿带砂。

内质:香气浓郁高长,汤色金黄、橙黄,滋味浓厚微苦,旋即回甘。

四、奇兰

外形:条索细瘦,稍沉重,色泽黄绿、乌绿。

内质:香气清高,似兰花香,有奇香,有的似杏仁味,滋味清醇,稍带甘鲜。

奇兰还细分为竹叶奇兰、慢奇兰、金面奇兰、赤叶奇兰、白奇兰、青心奇兰、黄奇兰、早奇兰等品种。

五、乌旦

外形:条形较紧结,稍细长,色泽乌黄绿润。

内质:香气清高持久,滋味略醇厚鲜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南乌龙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北乌龙茶

声明: 本文由聚茶芫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