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茶属于什么茶 佛茶是什么类型的茶
1、佛茶一般是指普陀佛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经杀青、揉捻与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产自浙江省舟山市的普陀山,又称为普陀山云雾茶、凤尾茶。
2、根据品质不同,普陀佛茶可以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与二级共四个等级。优质的普陀佛茶外形似螺似眉,色泽嫩绿,茸毫显露,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嫩爽口。
3、冲泡普陀佛茶,一般使用透明的玻璃杯,投茶前先用开水烫洗一次茶杯。用水以山泉水、矿泉水或纯净水为宜,泡出的茶叶口感更佳。投茶3g,注入85-90度热水,浸泡1-2分钟后饮用。
二、普陀佛茶是什么茶
1、普洱佛茶很早就有了,禅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就有禅茶,我国唐朝时佛教十分兴盛,从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就能知一二。唐朝僧侣众多,僧人种茶饮茶的习俗也慢慢的形成一种潮流,普陀山作为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禅茶从这开始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清朝,普陀山的佛教文化不断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人慕名前来普陀山拜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醋精了普通佛茶的发展。
2、普陀佛茶的品质优异,早在清朝时期就成为贡品茶叶。普陀佛茶的条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泽翠绿批毫,香气馥郁,汤色和叶底嫩绿明亮,滋味甘醇而爽口。采摘自每年在“清明节前后”采制,要求严苛,必须“匀、整、净嫩”,制作工艺精湛。制成的茶品外形纤细紧结,冲泡后茶汤呈清新的黄绿色,汤色鲜艳明亮,偏偏茶叶舒展开来,整齐成朵,香味高且持久,滋味甘醇。因此普陀佛茶在品饮时,不仅给人仙风道骨之感,品后还曾令人感叹“待将肤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3、普陀佛茶优异的品质得益于佛顶山极佳的茶叶生长环境,佛顶山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冬暖夏凉,四季湿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茶树大部分分布在佛顶山山峰向阳的一面和山坳避风的区域。佛顶山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以在1915年时,普陀佛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二等奖的荣誉。
三、普陀佛茶
1、名茶。产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该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山上寺庙众多,香火旺盛,有“佛国”之称。自古以来,寺庙周围山地辟为茶园,由僧侣栽种采制,用来敬佛和待客。其外形似圆非圆,似眉非眉,呈蝌蚪状,故亦称“凤尾茶”。成茶色泽翠绿,汤色微明,香气浓郁,滋味清爽。
2、典故:相传,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观音圣像一尊。他准备从明州乘船回国,驶近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虽经多方努力,铁莲花顶住船只,行驶不得。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说:“使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于此留观音像造寺。后因《华严经》有善财参观音于普陀洛伽之说,遂称为“普陀”。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俗称“南海”。山上寺庙众多,有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盘陀庵、灵石庵等。山上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又为僧侣采制,并为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名“佛茶”。
3、普陀佛茶是舟山的传统特产之一,普陀佛茶仿江苏碧螺春之形,其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味醇清淡,爽口宜人,沁入心脾,尤其是喝第二开,更是茶香浓郁,滋甘味美,大有“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之感。
4、普陀佛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记载,经当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遂以其独特的风味而享有盛名。据史籍记载,普陀佛茶不仅有清心提神之功能,且可以治病。《普陀山志》云:雨前采制的佛茶,用当地泉水冲饮,可治肺痈、血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