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该怎么泡好喝
1、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2、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3、(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4、(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5、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6、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7、选择泡茶用水,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8、(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9、(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10、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11、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12、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13、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14、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15、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16、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二、如何泡茶可以让茶的口感更丝滑怎么泡出好的茶汤
1、其实想要泡出口感丝滑,汤色鲜亮的茶汤并不难,只要掌握其中的几个关键点,并且对各种茶叶的特点清楚之后,操作起来就变得很轻松了。
2、茶叶的品类多种多样,但是共同点都是把新鲜的茶叶摘取之后,经过多种工序炒制之后,最终形成了可以泡的茶,也因此,把茶叶中的精华都锁在了茶中,经过炒制的茶,在水泡之后会更加容易把对人体有好处的微量元素释放到茶水当中,因此,泡茶时候放入的茶叶量的多少,直接对茶汤的口感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茶叶放的较少,那么茶汤的口感会清淡无味,香味不够突出,不够浓郁,喝起来不会吧,茶叶真正的特点发挥出来,如果茶叶放的过多,喝起来就会有苦涩的感觉,并且颜色会变得很重,是口感变得很差,建议泡茶的时候最好是先少放一些,如果口感偏淡,再逐渐的增加,这样泡茶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并不是越热的水就能够泡出来越好的茶,有经验的泡茶师傅都知道,当水温在八十到九十度左右时,这样的,开水泡出来的茶叶,才能够把,茶叶当中的成分最大化的激发出来,并且不会对茶叶造成因温度过高,而过早的把茶叶当中的营养成分激发出来,而在后续的泡茶中,茶水会变得清淡无味,茶叶的口味也是经过泡茶的次数变化的,它有一个层次感,从刚开始的茶香浓郁,到中间的清甜,再到最后得回甘,都需要慢慢的品味。
4、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我们在买回来茶叶的时候,茶叶里面难免少不了一些杂志和细小的灰尘,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喜茶来吧,茶叶当中的杂质给去除出来,但是这个茶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血查的时间过长就会把茶叶当中的营养过多的浪费掉,如果说西塘的时间过短,反而会对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有所影响,一般我们喜茶的时候,最好是通过杯壁慢慢倒水,当茶水漫过茶叶之后,经过3到5秒的时间,快速的把茶水倒掉,然后再往杯中倒入开水,停留5到7秒的时间,把第一泡倒入杯中就可以饮用,第二泡第三泡中间的时间需要不断的延长,才能够把茶叶的口感提升上来。
5、想要泡出好的茶汤,其实并不难,只要是掌握住了其中的诀窍,新手也能够泡出好的茶汤。
三、红茶怎么泡才会让茶汤顺滑,少酸涩
1、有人喜欢喝浓茶,尤其是老茶客,,而红茶多比较细嫩,如果没有准确量的把控,这一把茶叶很容易抓多,造成投茶量过多,而过多会增加茶汤的苦涩度(一般比例为1:50)。
2、所以,建议新手喝茶,尽量少,根据茶叶的幼嫩程度,紧结程度,稍微加量。
3、红茶是全发酵类茶,比鲜嫩的绿茶要“老一点”,比乌龙茶要“嫩一些”,有些红茶还是红碎茶,所以对冲泡的水温有着严格要求。冲泡红茶的水温在90°-95°之间。如果品质优秀的,纯芽类红茶,可以采用85°-90°水温。
4、如果是野生古树红茶,可以沸水冲泡,简单说,泡茶的水温不是死记硬背,主要看茶叶的幼嫩程度。一般而言,野生茶,多为芽叶粗广,耐泡度高,滋味醇厚芬芳,所以需要用沸水才能激发出它的特殊茶香。
5、虽然我常跟茶友们说,红茶与绿茶一般不需要洗茶,因为红茶性温和,其营养价值头泡最高。
6、但还是很多茶友习惯性洗一下。如果真的要洗,就要注意洗茶时间要快,动作要柔和、果断。
7、冲泡红茶,每一泡的出汤时间都有规律的。如,前三泡控制在3-5秒内出汤,第四五泡增加到7-10秒,第六七泡10-15秒内出汤,不要相差很大(这只是针对大多数红茶来说,不是所有红茶)。
8、大多数红茶都不用闷泡的,因为红茶的揉捻发酵时间长,所以,茶汤很快就出味了,一闷反而涩。
9、强调,泡茶的手法,跟茶叶本身的幼嫩程度和紧结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10、茶多酚,主涩,咖啡碱,主苦,茶氨酸,主甜。
11、有些做茶机器,制茶比较死板,粗糙,排水过程过于家略,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涩度高,对味蕾的影响性大,就会让你觉得苦、涩。
12、纯手工制的茶,传统工艺对于每一道工序把控的都很到位,茶氨酸含量高,也就是甜度、鲜爽度高,那么苦涩度越低,顺滑度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