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茶叶是不是返青的品种(茶叶都有什么品种)

日期:2024-04-21 20:32:49 作者:

如何看茶叶是不是返青的品种(茶叶都有什么品种)

一、如何品茶的口感好坏

品茶与品酒有很多共通点,基本都是在一个框架下进行,主要是外形、香气、滋味、叶底,详细点还有汤色、耐泡度等等。为什么喝个茶要搞明白这么多东西得多累多复杂呀。其实并不复杂,当你把这些特点都喝清楚了,那再喝什么茶都简单,且都能迅速喝懂它。

从干茶外形和紧结程度可以判断出采摘期是嫩叶期,成熟期,还是晚期。净度:茶叶里的茶梗、黄片、其他杂物越少,净度越高;色泽:色泽是否鲜润。有的干茶枯暗,欠光泽,那茶叶等级不高;整碎度:是指茶叶里所含的碎末,条索若看去完好不怎么碎,那就有卖相了,也能给茶叶增加价值。还有茶叶干燥度,特别是针对岩茶、凤凰单枞这类烘焙的茶叶,若摸上去不够干燥,说明茶叶受潮或开始返青了,多为轻火茶,因其水分含量高。干燥度好的茶,把茶叶轻轻一掰,能听到清脆响声。

因制作工艺不一样,所以在茶香表现上也有区别。干茶香,用鼻子细闻,闻某种茶该有的茶香。汤水香,茶汤入口之后感觉到的香。有一种叫水香,这种香是从茶汤中出来的,入口后仔细品能感觉到水是水,香是香。杯盖香,用盖碗泡,第二冲出汤水后留在杯盖上的香气,出汤水前闻杯盖也可。杯底香,喝几冲后,闻盖碗里的香气,还有茶杯杯底也可以闻闻,叫挂杯香。香气要显并且纯正通透,闻起来是很舒服没有其他杂味(茶叶返青后那种“臭青味”,茶叶放久出现的陈味,还有工艺欠缺造成的奇怪气味等等)。香气是否足还是弱,保持时间长与短都能够评一泡茶的香气。但并不是香气高就一定是好茶,其他方面也都要完善,一味的香,没有韵味,茶也就失色很多。

茶汤最后还是要入口,舌头感受到苦就是苦,涩就是涩,看理论知识,听别人介绍,都不如自己舌头体验。苦涩:茶叶的苦一种是浸泡久了的苦,一种是因工艺缺陷造成的苦,每个人对苦的感知也不一样。关于涩,当茶水入口之后,让它留在舌尖,牙齿合上,嘴唇微张,然后往里吸,再咽下或吐掉,再感受一下舌头和口腔壁,如果涩感强烈,舌头麻麻的,那就是真涩。当然,茶叶都会出现苦涩情况,若是带点微苦微涩,属于正常情况,要看这个“苦涩”能否迅速化开转为甘甜、生津。化的开还是好茶。化不开,苦涩感一直停留在口腔里,那就不能称为是好茶。除了苦涩与顺滑,茶汤口感还有清、醇、甜、薄、厚,硬、绵软、细腻、粘稠等等。滋味滋味要的就是这个味,茶味要足要有力,喝起来才得劲。茶味不足,有香无味就显得寡淡。

做茶的人都喜欢闻叶底,因为能从叶底上闻出工艺是否到位、哪个季节的茶、哪个山场的茶,从而辨别茶的好与差,我们普通喝茶人也是能从叶底中辨出门道的。首先,叶底一定要鲜活,有活性!几冲水后自然舒展开,叶片基本要完整,至少看去不会太碎,用手指压压能感觉到柔软有弹性。有活就有死,茶叶若被做“死”了叶底就舒展不开,不够柔软。闻叶底与前面讲香气一样,好茶闻起来很清新纯正,闻出不顺畅不自然的杂味就不能算好茶,引起杂味的原因有很多,工艺欠缺(做青不过关,焙火不够透)、储存问题等方面都能影响到。

汤色的深浅与品质好坏没关系,汤色浅只能说明茶味清爽一点,汤色深会更醇厚一些。看茶汤主要是看它是否干净清透,要是泡出来茶汤浑浊,那就说明工艺有问题,见过最夸张的茶汤,浑浊得跟泥水一样,不敢喝。还有一种叫“冷后浑”,茶汤冷却后汤色变深,出现杂质,属于正常现象,那是茶氧化作用。

茶叶冲泡次数与品质好坏同样没多大关系,泡绿茶两三冲水就变淡,泡岩茶(8克)六七冲水后也开始淡下来,而凤凰单枞(8克)可以到十水都没有问题,所以是因茶而异、还跟投茶量、茶具有关。拿盖碗和飘逸杯冲泡对比还挺大呢,有个词叫“七泡有余香”,别在“七”这个数字上过于较真,这不是审评茶叶优劣的指标,耐泡就多喝几杯。

二、茶叶为什么会返青

茶叶为什么会返青,返青的原因什么呢?怎样才能防治其返青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返青的原因,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当茶叶与空气接触久了,过度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茶叶就随之返青,也可以说是受潮,因空气湿度大。

2、茶叶本身含有水分,特别是轻焙火的茶,水分含量比焙火足点的茶高,当存放时间久了,水分挥发出来积累到一定量,使茶叶里的内含物质发生变化,也就开始返青了。

如果是返青严重的,干茶条索放在手上能明显感觉到受潮后变得有点湿软,没有了平时那种稍微掰下就断的脆感。滋味方面,返青后的茶叶,香气减弱,出现杂味(如苦涩感、青味,酸味,原本的茶味特征不那么明显了。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泡茶你喝起来觉得有点酸,不一定就是该茶出现返青情况,也可能是做茶青不到位,或者长时间存放在高温环境下带来的,形成原因还有很多。因此,存放茶叶,应避免阳关直晒、高温环境、注意密封和防潮)。叶底方面,闻叶底同样也是失香和杂味(青味较多)。

返青如果不及时处理,久了容易霉变,就不能喝了,一般是通过复焙来除水分和走杂味,延长存放时间。操作起来具体要看该茶的返青程度,再选择合适的焙法,不是随便温度加高把茶焙完就行的,否则只会越焙越差。生产厂家或茶商对于陈放中的陈茶,每隔2~3年,都会取出看一下茶叶的存放情况,并视情况不同,对陈茶进行不同程度的复焙(低温慢焙)。而对于个人家庭喝茶时,如果买回去的茶出现返青情况,鉴于普通家庭环境中能使用的手段有限,大致只有两种办法能处理。(1)、快速风干:用电吹风的低温热风档,用无异味的、质量好的纸巾裹好、摊开,吸水份,再用电吹风的低温热风档边吹边翻动,一直到干(需注意电吹风上不能有异味,如香水味、沐浴露味、洗发水味等,否则你的茶叶就可能变成”新品种“罗)!(2)、可以在家自己尝试用微波炉“焙茶”,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能用高火档,会把茶焙焦!建议先拿一泡茶的量试试,用低火档两三分钟就好,时间稍微一多,要么焙焦,要么茶叶火功也高了,香气滋味会变浓(总之前提还是要看该茶返青程度,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这里提供的时间只是一个参考)。使用微波炉复焙前,先打开微波炉通风,除异味。在微波炉烘焙完之后,需等茶叶冷却后再放进包装密封。

之前有人问过,如果茶叶还未出现返青情况,先把茶叶复焙一下,是否可以延长储存时间和防止返青。一般而言,如果茶叶还没有开始返青,是不建议复焙的,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如果焙下去,茶叶很有可能会转化成另外一种滋味和香气。

可以说,返青是无可避免的,即使是焙到位焙透的茶,也一样,只是时间早晚问题。通常情况下,茶叶必须密封,置放茶叶的容器还要避开阳光直接照射和防潮。喝茶时,如果是散装茶,打开包装取出茶叶应尽快密封包装,以免茶叶过多接空气,吸收水分。

其次,如果购买的是轻焙火的茶,应尽快喝完,因为轻焙火的茶,大半年就会开始返青,不宜久存。而中火以上的茶,其水分含量少相对而言比较耐放,至少也得要一年以上才会返青。相对而言,轻焙火的茶叶最大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返青,买回来后应尽快在当年内喝完。

除用于工作茶、口粮茶等这些平时消耗较快的茶品,建议购买小泡袋密封包装的茶,在常温环境的荫凉处保存(除绿茶、清香铁观音外,不建议放冰箱保存)。另,不论家庭中能使用哪种方式进行处理,因过程和结果都难以控制,建议各位茶友按自己平时的喝茶频率和习惯来购买茶叶量,控制在半年内的用量或喝完再买,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除用于工作茶、口粮茶等这些平时消耗较快的茶品,建议购买小泡袋密封包装的茶,在常温环境的荫凉处保存(除绿茶、清香铁观音外,不建议放冰箱保存)。另,不论家庭中能使用哪种方式进行处理,因过程和结果都难以控制,建议各位茶友按自己平时的喝茶频率和习惯来购买茶叶量,控制在半年内的用量或喝完再买,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当茶叶的含水量达到8.8%时,就有可能发霉;达到12%时,如果温度又适宜,就会迅速滋生霉菌,茶叶上会出现霉点。因此,不要将茶叶放置在厨房等潮湿的环境中。

阳光和灯光都会对茶叶的品质有所影响,越是高档的绿茶、花茶,对光的敏感性就越强。因此,不要将茶叶放置在窗台或射灯附近。

买回的茶叶用纸包好后,要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裹密封,然后放在干燥处。切忌将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

茶叶最好用锡盒或者瓷罐保存,其次是铁盒、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也可以用来保存茶叶。铁盒尤其要注意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这样一方面可防止铁盒氧化生锈,另一方面又可抑制铁盒内茶叶变质的速度。也可以用塑料袋装茶叶,但要选择厚实的食品包装袋。

三、茶叶返青到底是怎么回事 茶叶返青的原因

1、茶叶返青,是茶品由于储存不当受潮或者焙火不足而出现叶面回青;气味呈腐青味、酸青味或其他杂味、异味;在口感上青味明显。通俗一点讲就是茶叶受潮了,失去了原有的滋味,这样的茶叶就叫作“返青”茶叶。

2、茶叶的“返青”现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闻干茶的时候,茶叶呈现出明显的青草味气息,通常伴随有受潮或异杂味的出现。一是,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茶汤中带有明显的青味,会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如果是返青严重的,干茶条索放手上能明显感觉到受潮后变得有点湿软,没有了平时那种稍微用力就能折断的脆感。

声明: 本文由聚茶芫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